创新教学,推动融合-----南桥小学、恒贤小学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研讨
托马斯•弗里德曼曾经说过,当迫切的需要突然成为可能,重大突破便会降临。
特殊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千家万户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疫情,南桥小学、恒贤小学“停课不停学”,运用学多多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复学后适度适量充实与整合优秀资源,开展“异于老路”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育教学。线上教学引发了教师对教学的新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从而改变师生教与学的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效,正是教师当前需要思考与实践的。
8月27日下午,南桥小学、恒贤小学各学科组在分管领导的参与指导下,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研讨。各教研组梳理总结上学期线上线下教学经验,结合本学期市空中课堂优质教学资源、区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校教学资源等对本学期教学进行研讨,力求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学最优化。活动分为“课堂教学研讨”和“作业设计研讨”两大板块
融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提高课堂质效
语文组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线上线下的教学心得。她们认为要充分用好空中课堂的优质资源需做到提前观课,修改完善备课,及时调整线下教学,规避教学误区,提高教学成效;结合空中课堂,优化练习,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利用空中课堂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组老师认为,要认真钻研教材,把好质量关,及时利用线上平台答疑解惑,发布教学重难点,做好辅优补缺工作,利用学多多平台实施及时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英语组认为要基于学情精选线上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以空中课堂为教学案例开展日常教研,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优化学校的教学资源。
融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优化作业设计
学校重视作业管理,积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一年来,各学科组积极探索“学科统整式主题实践类作业”。本次作业设计研讨以融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和教学平台,对前期研究的“课后实践单”进行再优化、再深入,再实践。
首先,各学科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开展了“课后实践单---微项目研讨”。美术组蔡智慧老师向各组组长展示了“深秋的树叶”课后实践单的设计和研究过程。副校长卫育怡老师提出“课后实践单”中问题的提出要体现“一基”“一思”,即基于学生认知,体现思维活动;任务设计要体现“一避”“二基”“三突”,即避免老师主观的认识,基于学习需求和兴趣,突出学科性、问题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随后各组分散研讨,分别以分享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与得失和确定本学期活动主题三个环节展开。语数英分管领导进行了相关的指导。
语文组韩笑老师分享三年级课后实践单《我爱祖国山水》,让学生在学习课文《黄山奇石》后,搜寻整理资料,制作导游手册并化身小导游来介绍祖国的山山水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数学组分享了一年级《我的时间我做主》和三年级《时间伴我成长》两份优秀“课后实践单”。一年级的实践单通过巧手做钟面、自己设计愉快的周末和时间大搜索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三年级的课后实践单让学生制作一份2020年的年历,圈出传统节日和父母的生日,感受年、月、日的特点,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英语组的金晔老师分享了二年级《My favourite food》,让学生烹饪和介绍自己做的美食,让学生在劳动实践的同时巩固和拓展食物相关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沈韻老师分享了四年级《Magic shadows》,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影子并学会书面介绍影子,提升学生把英语运用生活中的意识和能力。
综合学科教师们也各抒己见,提出了前期研究中的困惑和改进意见,并以“课后实践单”为主题确定了本学期备课组教研项目。体育组庄大庆老师提出要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思考与实践相整合;个人与多人相融合等多种途径进行课后实践单研究,评价可从成果和情感态度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音乐组陆静老师总结了上学期的“小叶子”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形式固定,探究不够深入,组内老师开展了激烈的探讨。自然组李梦蝶老师介绍了上学期《怎样让竹蜻蜓飞起来》这一实践单的内容,并对问题进行了反思。信息组吴海笑老师也表示之前的实践单内容太单一,本学期将结合在线教学设计新的实践单。
创新教学,推动融合,南桥小学、恒贤小学各学科教师紧跟教学新形势,及时更新教学新理念,创新教学新手段,创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新样态,并让之成为教学新常态。我们深信,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值得期待,也必将精彩!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