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南桥.恒贤联合小学问题式对话坊活动NO.1暨韩笑班主任工作坊启动仪式

发布日期:2021-11-01 10:13:34   来源:南桥小学   

为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南桥.恒贤联合小学本着及时解决青年教师教育中的难题困惑,集合校新一轮卓越教师担任研修团队的坊主、导师,成立了问题式工作坊和韩笑班主任工作坊。通过学习理论、反思工作、积累经验、展示成果等多种途径,帮助青年教师走好教育管理中的每一步。

1025日下午,坊内所有成员集齐一堂,一场“解忧.成长之旅”正式启航!活动由对话坊、韩笑班主任工作坊总负责韩笑老师主持,副校长蔡建梅参加了本次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第一站 活动安排 井然有序

活动前,韩笑老师对于坊员们在教育上的困惑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难题集中在班级学生管理方面。因此,韩老师根据坊员的实际需求,将本学期的活动围绕班级学生管理展开。活动伊始,韩老师就本学期“解忧.成长之旅”的活动计划、坊员任务、坊主责任、导师职责进行说明,对活动通讯撰写、摄影人员等进行部署,为今后活动的有序开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站 同心同行 相依相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蓝结对既是引领,更是传承。四位区骨干教师王晓岚、黄伟滨、岑朝颖、曹蓓作为坊内导师,各自结对5位青年教师,每两周与结对青年班主任交流。相信在对话坊以经验之师带青春之徒的过程中,青年班主任们定能在结对中有所得,在培训中有所悟,守好立德树人之教育初心,担起五育融合育人之使命!

第三站 漫漫旅途 我心坚定

随后,顾昕韵老师代表全体坊员发言,表达了对学校搭建成长平台的感谢,以及对坊内活动的期待。她将和所有坊员一起,做到“定位、规划、学习、实践、反思、科研”,在导师的带领下,向成熟型、智慧型班主任进发。

王晓岚老师作为导师代表,分享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感动与感悟,用班主任岗位上的热情付出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激励在座坊员大胆探索、敢破敢立,逐步创出自己的风格与特色,一起用热情与睿智,在这次“解忧.成长”之旅中不断探索。

第四站 书香飘飘 漂流小屋

“解忧.成长之旅”,借“优”解“忧”。蔡建梅副校长带领对话坊总负责、导师及坊主一齐向所有坊员赠书。通过对话坊内共享图书资源,共读一本书等趣味十足的形式营造坊内知识共享、共同学习的氛围,促进坊员们的相互交流,助推坊员的专业发展。这不只是书籍的旅行,更是知识的传递。

第五站 殷殷期盼 常记心间

活动最后,蔡副校长致辞。“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的良好发展需要的不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是一支优秀的队伍。希望坊内每一位青年教师俯身静心,勤学务实,以对话坊为起点,努力做一名成熟型、智慧型班主任,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我校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春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飞。秋日好时光,“解忧.成长之旅”已扬帆起航,所有坊员欣然赴约!相信前行的旅途会越发清晰,前行的脚步会越发坚定,前行的眼神会越发幸福,愿这一旅程成就更优秀的我们!

部分坊员感想:

郭人杰:

今天是问题式工作坊第一次集中活动,作为一名见习期教师,从中学习到了许多。问题式工作坊是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工作坊通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新教师解决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新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问题跟大家分享讨论,大家一起提出建议,找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法。老教师也会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帮助新教师成长,今天王老师在活动中分享,要听懂家长的言外之意让我学到了不少。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同样的回复表达的意思不一定相同,要学会分辨。在问题式工作坊中多问多学,一定能收获满满。

郭逸云:

通过本次工作坊活动,让我受益颇多。当我们在与孩子与家长沟通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弦外之音”,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耐心,了解不同人的不同性格,并要学会理解每个不同之音。作为一名青年班主任,我还有很多要去探索,也十分期待在今后工作坊的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多向导师和其他老师吸取经验,在互相探讨中成长、进步。

金嘉莹:

通过今天问题式对话坊的启动仪式,我了解了对话坊的主要工作安排和工作内容及重点。问题式工作坊给予了我们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并通过理论的学习、导师的指导和不断的反思研讨,帮助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解决困惑,指点迷津,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蔡敏媛:

在参加了韩笑老师主持的问题式工作坊启动仪式后,我对本学期的工作要求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作为一名新任班主任,我会多钻研、多反思,和导师多沟通、多交流,守住初心,成为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受学生和家长爱戴的班主任。

张语涵:

一个相同的问题延伸出去,会有无数不同的答案,而如何将这些答案整合并从中提取出适合自己并且能够实施的方案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工作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共同进步的学习园地,在各有所长的导师教师的带领下与年龄相仿的青年班主任们的共同摸索,将教学中遇到的疑点与难点解决落在实处地解决,而不是泛泛而谈。

陈静雯:

通过今天的启动仪式,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可以多思考对方的言外之意。就如王晓岚老师举的例子——在回复同一条通知时,不同人的相同回复带着不同的感情色彩,学生在与我交流的过程中,同样的一句话也会有不同的含义,这时就需要我来推测学生是不是有着言外之意。当我问到听明白了吗时,很多学生都会回答听懂了,这时我就可以从孩子们的神情中判断是不是真的听懂了,如果发现有的孩子“不懂装懂”,那么我可以换一种方式解释一遍知识点,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在之后的课堂中,我始终要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这节课,通过学生直接的、间接的反馈来完善我的教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