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南桥•恒贤联合小学“悠悠贤韵”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之品中秋
(通讯员 陆媛媛)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中秋佳节的思念之情与祝福团圆美好情感,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掌握其中承载的独有的文化内涵。今年的中秋节,我校借助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平台,促使学生们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节日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设计了低中高三份文化传承之品中秋实践单,在精灵树爷爷的带领下,了解中秋节的文化习俗,开展中秋品月饼、赏月、诵读诗词、制作书签等一系列活动,与家人其乐融融共度中秋佳节的同时,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一、二年级:吃饼赏月,共话中秋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的习俗已流传已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的品种各具特色,月饼的口味更加丰富多样。一、二年级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身边亲朋好友喜欢的月饼口味并记录下来。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成为“小小月饼师”,为家人设计出心中的月饼。
团圆中秋,合家情暖。圆圆的月饼,切下一块送父母,再切一块赠祖辈,一家人共品同一块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睦。相信此时,品尝到的不仅仅是月饼的甜蜜,更加是家人间浓浓的情谊。
中秋佳节月圆人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借着人月两团圆的日子,小朋友们用一声问候,一个拥抱,一次牵手向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表达心中的爱。虽然有些亲人身在远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送上节日的祝福,表达我们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四年级:月至中秋明,人逢佳节亲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每天的形状都是不同的,三、四年级学生仔细观察中秋节前后月亮的变化并记录在手册上。“明月几时圆?”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通过留心观察,在班级里交流,知道了原来今年最圆的月亮是在中秋当天。每当我们仰望天边那一轮圆月,便会想起嫦娥五号的轨道器仍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创造着历史,同时我们也无比骄傲地见证着历史,见证着中国人九天揽月的梦想得以实现。望着浩瀚的星空,想要走近月亮,探索宇宙的种子也许在孩子心中悄然种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这个“团圆节”,小朋友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与爱,给爷爷奶奶捶捶肩,帮父母打扫房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当我们身边有些孤寡老人无法体会这份温暖时,有些同学便利用小长假为他们送月饼,带去一份温暖。
五年级:品诗词之美,庆中秋佳节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寄思于月,苏轼曾生发出水调歌头的绝唱;望月怀古,张九龄抒发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幽思;王建道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思乡之愁……五年级学生们吟颂着和中秋节有关的诗句,感受着古诗词之美。月与节成了同学们诗情的生发点,纷纷化身小诗人写下精彩的诗句。学生们把创作的诗句写在精美的书签上,赠送给同学和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更是送上一份真诚的心意。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乡的月亮最是皎洁,身为奉贤学子,学生们纷纷为家乡的发展设计一条条朗朗上口的口号。
班会课上,班主任们根据学生的两周表现,结合同学和家长的评价,给学生们盖章,肯定了学生们在本次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通过本次文化传承之品中秋悠悠贤韵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都收获颇多。感恩需要心的连续,愿我们都心怀感激,感恩身边的点点滴滴。愿懂得感恩的你们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相关信息